机械采棉,大提速时候到了
一台车头顶着两排铁梳子、驾驶室后背个铁笼子的四轮拖拉机马达轰响开进地里,棉朵被铁梳子像理发一样剪断、揪下,再被螺旋杆像舌头一样卷进后面的铁笼。仅仅10来分钟,一亩多地的棉田就被剃成了“光头”,机车后面只剩下仍长在地里却“一丝不挂”的棉株。
这场国产复指杆式采棉机的现场作业演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棉花种植区的政商代表和棉花种植大户。一位参观者边追着采棉机拍照,边念叨着“(机采棉)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其实,这一天是不得不来,而且是必须要来的。
人工采摘费用剧增种棉效益严重下滑
在我国粮棉油三大作物中,一直没有实现机械化收获的,迄今为止只有棉花。以致每到采棉季节,棉田里从早到晚到处都忙碌着包裹头巾的采棉女。但是现在这样的场景,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因为采棉工已经贵得让你几乎雇不起。
现阶段,我国棉花生产的人工费用已经达到1000元/亩上下,占总成本的50%,而其中一大块是被人工采摘费用占去的。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人工采棉费用为400~500/亩;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这笔费用竟已高达660~1300元/亩。“即使这样,到内地雇采棉工现在也是越来越难了”,来自新疆的一位代表说。
江苏射阳县原银棉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广军说,他们县是全国闻名的种棉大县,10年前全县种棉面积高达120万亩,但现在已经缩减到了10万多亩。他认为人力成本上涨,特别是人工采摘费用上涨,是导致棉花生产效益下降、播种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长李付广认为,棉花手工采摘条件艰苦、用工量大,现时环境下,雇工价格低了找不到人,价格高了种棉农民又没有合理的收益。高成本低效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的办法别无他途,只有尽快在各大棉区推行采棉机械化。
配套技术加快跟进机采研发日臻成熟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目前全世界棉花30%已经实现机械采摘,其中美、澳等国机采率已达100%,西班牙、希腊等国也部分实现了机械采摘。
我国棉花机械采摘起步较晚,大型自走式棉花收获机主要依靠进口,这成为制约整个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瓶颈。新疆是我国棉花最大主产区,经过近10年的引进使用和自主研制采棉机,目前兵团农场的机械收棉水平,已基本接近先进国家。但是由于大型棉花收获机动辄一二百万元的昂贵价格,加上相应配套机具和保养、维修费用,一般企业和个人很难承受,目前只限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广应用。
与新疆棉花产区适宜推广应用大型采棉机不同,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两大棉区棉农众多、种植地块相对分散,适合推广应用中小型采棉机。近年来,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承担的行业科研专项“华北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农艺技术研究与示范”,对指杆式棉花收获机的配置形式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了可以不对行收获,结构简单、性能优越、造价低廉的新型自走指杆式采棉机。这次参加现场演示的采棉机,每小时可收获棉花7~11亩,采净率大于93%,含杂率小于12%。安阳现场作业的机械表现,也受到了参观者一致好评。
快乐植棉已成方向切勿坐失大好机遇
和机械收割玉米、小麦相比,机械采棉对棉花从品种到栽培、再到后期管理,乃至到对结铃吐絮、化控落叶时间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这也是机采棉一直难于快速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勤奋攻关,已经在以上各个环节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适合我国三大棉花主产区机械采收的早熟品种培育方面成就卓著,可以为推广棉花机采提供多个优质棉花品种。同时,由于我国已经实现了棉花从整地到播种和防控的机械化,如果认清棉花生产的发展趋势,抓住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就一定可以成功实现棉花工作者世代期盼的“全程机械化”。
“以棉花机械化采摘为标志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国棉花生产现代化的唯一方向,这一步我们必须要走。如果不走,这个产业就会衰亡,我们不能让棉花产业因此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面对前来观摩的数百名代表,10年就提出“棉花种植规模化、栽培轻简化、全程机械化”构想的时任棉花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言辞异常恳切。